荣昌新闻网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光慧)连日来,我区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区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大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地区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荣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接下来,大家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坚定信心决心,紧密结合部门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创新,以实际行动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汇聚磅礴力量。
招商引资再发力,努力形成产业集群“链”式效应
“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挑战,‘疫过天晴’后如何抓住新形势、新机遇,把主导产业做强、传统产业做优、新兴产业做特?”区招商投资促进局局长蒋成龙表示,该局将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重大战略部署,聚焦打造“三基地”“一高地”,即“一带一路产品出口基地”“双城经济圈产业配套基地”“双城经济圈区域特色产业基地”以及“吸引国际资本新高地”,大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今年,该局将紧紧围绕“3+1”主导产业,力争新签约工业项目合同金额400亿元以上,到位资金200亿元以上,引进10亿元项目5个以上;围绕云计算、大数据、5G基站建设、人工智能等,锁定北京、深圳、上海等重点区域,跟踪对接一批重点企业;抢抓东部产业转移的契机,选派相关招商单位优秀人员与招商投资局专业人员,常驻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开展招商;进一步优化“亲商、安商、扶商、富商”服务环境,全面挖掘有再投资潜力的企业,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以商招商,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全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展现荣昌作为。
巩固主导产业,擦亮荣昌高新区“金字招牌”
“作为荣昌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的主战场,荣昌高新区将始终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以更高的站位谋划,以更大的力度推进荣昌高质量发展。”荣昌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杨琨表示,下一步,荣昌高新区将不失时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以“泸内荣永”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为抓手,坚持高质量发展思路,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争取在2030年建成“立足成渝、辐射西部、服务国内、影响全球”的现代化农牧特色高新区和示范区。
一是继续按照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轻工陶瓷、农牧高新“3+1”主导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将打造高端陶瓷、新型材料、电子电路、生物医药、生猪大数据“五个双百亿”产业,和装备制造、特色农业、文化体育、食品、服装“五个百亿”产业。二是大力发展农牧高新产业,着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加快推进荣昌渝西科技“智湖”项目建设,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畜牧产业高地。三是持续深化“泸内荣永”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建设,携手共建区域产业集群高地,大力推进成渝一体化发展。
加速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工业是一个地方现代化程度的标志,是一个地方经济的根本实力。2019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增长10.3%,位居全市都市圈考核组第2名。今年一季度,面对严重的疫情影响,全区工业总产值增速又排在全市第一。”区经济信息委党委书记、主任黄忠新介绍。
黄忠新表示,今年,区经济信息委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老树”发“新芽”。一是坚持实施大数据智能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支持企业抢抓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机遇,依托区块链、5G等先进技术,加快普及数字化装备,推动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应用,新建数字化车间6家以上。引导企业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等智能化改造项目,发展“互联网+生产”等平台经济。二是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引导工业企业有计划、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科学的研发投入体系。着力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推动规上科技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入全市前列。三是坚持推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构建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等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产品展示、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区域性物流配送、结算中心等现代服务平台。狠抓融资平台建设,力争为企业争取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经保银贷”“转贷应急周转资金”等累计达15亿元以上。
实施“一都三城”战略,做活文旅商贸协同发展大文章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间经济学的重要内涵之一。区文化旅游委主任邬德德介绍,该委将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中抓住机遇、找准坐标、体现价值,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填川移民文化脉络为纽带,唱响“融巴蜀灵气,兴天下荣昌”主旋律,做好“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文章,实施“一都三城”品牌战略。
一是以荣昌陶历史文化为基础,以创建荣昌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和打造火炬陶瓷产业园为抓手,力争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陶瓷产业聚集中心和陶瓷文化的交流中心,建设“中国西部陶瓷之都”;二是以荣昌陶、荣昌夏布、荣昌折扇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引进“世界非遗小镇”等项目,打造“非遗体验之城”;三是依托濑溪河体育文化公园、古佛山风景区康养资源等,打造“运动健康之城”;四是利用独具特色的美食资源,融合举办电影节、音乐节、美食节等活动,打造“美食休闲之城”。
邬德德表示,通过“一都三城”建设,全力发挥自身优势,彰显自身特色,协同周边区市县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以一域服务全局,引领新一轮文化旅游圈建设,努力把荣昌建设成为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中的重要节点城市。